現代社會流傳這樣的話:「阿嬤覺得你冷就要穿衣、阿嬤覺得你餓就要多吃一點」,細究這兩句話背後,是來自長輩不擅言詞的溫暖關懷,透過增衣、添食,展現愛與重視;其中包括了每當孩兒孫兒回家時,桌上總有一桌拿手菜,即便再平凡不過食材,經由阿公阿嬤愛的魔法,總能讓孩孫一解相思,以「家」餚補足外出打拚的勇氣。
津津有味聽「家」餚 傳承記憶與手藝
全國農會舉辦的「111年度美饌家餚-阿公阿嬤家傳食譜競賽」,希望透過「家」餚概念,挖掘農村阿公阿嬤的家傳菜色,透過土地、食物、故事,看見情感與文化,藉由食譜與料理,將具有地方特色的農村家傳美味能夠保存並推廣,完成世代傳承之意義。
此次評審有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的林如萍教授、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曾品滄,以及曾任自由時報美食旅遊記者的本人共同擔任,從食農與家政教學、臺灣歷史與飲食文化、媒體行銷傳播等專業領域,針對每組所提出之故事、食譜檔案、整體完整度、推廣與傳承之意義、口說技巧及儀態等五大面向進行評分。
而我在這場競賽中,看到十六場不同形式的美食「家」餚,從單人口述、雙人對談、以戲劇、歌唱、說唱打油詩、舞蹈、及影片等多樣化表演裡,參與了十六個飲食故事,像是鹽水區農會帶來的雞皮酥、龜山區農會的米ㄟ甜不辣、鹿谷鄉農會的醬筍丸仔、公館鄉農會的紅棗蝦公給,展現了農村早期惜福變巧的智慧;又如玉溪地區農會的苦瓜福菜鑲肉、新埔鎮農會的熝湯粢、冬山鄉農會的蒲仔乾炒鹹菜,帶著人生艱苦下的療癒美食。
更多的還有阿公阿嬤自己對著長輩的想念,如烏日區農會帶來的老菜脯雞湯、溪口鄉農會的腐皮糯米捲、斗南鎮農會的魷魚螺肉蒜、中和地區農會的芋藏粿;以及具有當地特色的好滋味:旗山區農會有甜有鹹的香蕉幸福包、新竹市農會的茵陳趴桔餅、成功鎮農會具有太平洋氣息的Micekiw(採集笠螺)、線西鄉農會經過逃冬與放海的鹹鴨蛋及內埔地區農會加了可可豆的醃蒜絲。
比起評審這個工作,不如說我是來這聽故事的人,雖然沒有試吃環節,卻聽得津津有味、深深入迷。在這場比賽中,我學習到兩件事:
一、為將來六十五歲的自己 向三千歲長輩學習勇氣
現場共十六組,每組平均三到四人,從六十五歲到九十歲的區間,這些阿公阿嬤結集起來絕對超過三千歲。
然而阿公阿嬤們絲毫不怯場,無論是一個人拿著麥克風獨說全場,還是一群人彼此團隊合作說說唱唱,都代表著長輩們無畏的勇氣,穩健的台風、清晰的口條,把私房美食一項一項說明。看到這,不禁讓人感到佩服,想著六十五歲的自己,是否也能跟這些阿公阿嬤一樣,站在大家目光之前,依然有著初生之犢的勇敢。
無論幾歲,只要願意,都有閃閃發光的可能。
二、跨世代的對話與合作 就是一種傳承
在台上閃閃發光的阿公阿嬤背後,支撐他們走到台前的,絕對不能忽略農會的督導、主任、家政班推廣人員,這些人員往往都比阿公阿嬤還要年輕些,甚至還有初入社會不久的年輕世代。
要蒐集阿公阿嬤的故事,跟長輩訪談、溝通,最後整理成完整的故事,並且與長輩討論表演方式、陪伴長輩演練,這都是跨世代的大工程。
就有推廣人員笑說:「有的長輩擔心忘詞表現不好、有的是因為害羞緊張不已,他們會用各種想放棄的理由來逃避。為了要讓長輩參加這個比賽,都只能半拐半騙、哄著老人家、陪著他們一起練習,用鼓勵與加油來讓長輩更有自信。」
這樣的合作方式,便是展現跨世代對話的機會,沒有對話就無法了解其中緣由;我們終將讓滋味消失在時光裡,在遺憾中徒留惋惜,謝謝各地農會勇於挑戰,深度挖掘在地的故事。
一家一菜一故事 家的滋味就是生命故事
家的滋味是什麼呢?林如萍教授指出:「古早味、幸福的、難忘的、故鄉的、阿嬤阿母的滋味。」是在這場競賽中,最常聽見的關鍵詞。世代的串聯由家組成,家代表著記憶與傳承,無論是小時候的家、長大後的家、出嫁後的婆家與娘家,每個人對於家的味道都有自己見解,
曾品滄研究員認為,這看似是一場競賽,其實更像是阿公阿嬤帶來的「家」餚故事交流,許多的料理菜品聽起來家常,但都能發現這些菜色都能結合在地食材,經過料理人的巧思,且能符合現代人的口味及做菜習慣,更具「家」的特色與推廣之意義。
一家一菜一故事,期待未來能有更多「家」餚故事,持續發「聲」。
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