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我接到專案客戶的採訪委託案,以台大雲林分院在疫情期間的事項為採訪內容,我負責其中兩個篇章,包括疫情初期的規劃與應變、採訪醫生們在疫情期間經手之特殊案例,而這本書「抗疫的力量:一場沒有英雄的戰爭」配合院慶,前陣子推出了;而今年4月28日,為期三年的疫情記者會終於落幕,在1194天裡,下午兩點的記者會成為全國人民關注焦點,寫這篇採訪筆記,也算是為了這個疫情及案子做個紀錄。
去年疫情稍歇,不少醫院開始籌備專刊,紀錄這些日子來的點滴,包括台南某個國立醫院大學也曾詢問過,還記得當時承辦表示:「我們的紀錄都是醫生自己寫的,擔心一般民眾會看不懂,所以想要找人來潤飾。」不過因當時這間國立醫院大學還有許多出版細節未確定,就不了了之。
這本台大雲林分院的疫情專刊也是當時的紀錄,而我負責工作只需要事先擬訪綱、到場採訪、寫稿、交稿,相較之下其他版面細節都有專人處理,省去不少瑣事。
採訪方式:面訪與電訪
疫情期間,受惠於網路與3c產品發達,許多訪談都可以直接線上化,節省許多交通時間及面對面接觸,這專刊我有一部分是直接到雲林分院面訪,有一部分是採用線上通訊方式與醫生們對談。
面訪的難處:醫生們喬不攏時間
面訪的好處,是能最直接觀察到醫師們的神情,有任何問題都能馬上察覺發問,但我手上需要訪談的醫生名單不少,很難同一時間把醫師們都共同聚集起來,因此有部分改為線上訪談。
線上訪談的困境:你們是誰啊!
線上訪談最考驗就是網路穩定度及收音方式,加上我負責的那場線上訪談,至少有七、八位醫護群都在同個現場,面對同一訪題,大家各自發表意見,你一言我一語,若沒有事先弄清楚誰是誰,很容易訪談後在整理資料、聽打逐字稿時,會相當苦惱。
撰文內容的專業與協調性
接這種專刊案,我通常會先問客戶讀者屬性,是給醫護看的?還是一般大眾?這本書的目的是紀念為主,還是宣導政令?專刊流通的管道有哪些?會上市販售還是純屬院方留存價值?
確立好這些內容後,會接著討論客戶是否有欣賞的行文方式或排版樣式,這樣才能快速對焦到客戶需求。
幸好這次的合作窗口算很給力,這邊都有快速得到回覆,後續修改大多是調整為醫生專業用詞,還算順利完成。
跟專業醫護採訪的心得
這不是我第一次跟專業醫護訪談,早先還有合作訪談牙醫寫過《100%漂亮牙齒這樣來》(瑞麗美人出版),可能因為職業的關係,大部分的醫護在訪談時都非常有條理,甚至還可以幫忙控場。
我負責的兩個篇章中,都有各自感動我的地方。
第一章:星星之火,寫疫情初期
急診部副主任廖婉伶提到,當時過年前夕,醫院急需設置戶外發燒篩檢站,但人力欠缺找不到廠商,後來在LINE的聯絡人清單上一個一個找希望,終於找來一個廠商緊急幫忙。
過程中,廠商給予很大的支援,還找人從南部到雲林幫忙,廠商還問她:「難道妳做這個都不怕疫情嗎?」廖婉伶回說:「怕也是要做啊,沒想這麼多。」廠商還說:「妳一定很愛這個工作。」
有賴於廠商的緊急支援,才能讓台大雲林分院的戶外站快速完成,成為醫院抵禦的第一道防線。
第三章:醫療燈塔,談醫病關係
在醫病關係這章中,我們很快定調就希望能用比較溫暖的方式呈現,不同於前述多決策跟步驟,這裡想表達醫護與病患間共同合作,面對疫情。
在這章中包括大家所熟知的小兒科案例,這在報導者中已經描述非常詳細;我同時著力在其他科室,希望呈現一個醫療資源相對匱乏的雲林台大,能發展出怎樣的模式。
在這部份訪談許多醫護,也在網路上找到不少佐證資料。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位口腔癌病患,搭著救護車一路從新北轉診到雲林,在插管過程中非常棘手驚險,打破過往醫師們對插管的傳統模式。
我問過醫生們:「難道你們沒想過要放棄,要逃跑嗎?」畢竟當時醫護面對社會眼光,肩膀的壓力重擔很大。
胸腔內科的張祐綸副主任跟麻醉科陳世昱主任沉默幾秒,互看一眼說:「要逃去哪,全世界都在疫情,不當醫師還是要面對疫情啊!」
面對不確定,唯有穩穩前行
最後的最後,回首疫情以來,無論是媒體上還是檯面下,跟醫生訪談後,確切理解即便是醫生,仍有許多無法掌控的事情,醫護體系在疫情間如何守護民間,在他們身上確切感受到沉重與壓力。
無論是十多年前的SARS還是現在的COVID-19,有不少醫護仍堅守崗位,未曾放棄。他們曾經被傷害過,但仍站在第一線勇敢抵抗,我很喜歡在訪談過程中,許多醫護跟行政一直有提到院長說過的一句話,大意大概就是,沒有人天生是勇士,要讓大家勇敢上戰場,後面的準備就是要足夠。
透明、統一、確實不含糊的指令,為台大雲林分院急診部打了一劑強心針,搭配強而有力的後勤,串起每個堅守崗位的微小存在,在院內長官支持下,醫護、行政、清潔、保全,從點連成線,織出緊密的防護網,為雲林守住健康與希望。
延伸閱讀
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