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官田這地方,只要談到有機農業、有機菱角,一定會聽到李价斌這個名字,正因為太常聽見這位人物的名號,因此好奇心一直不斷被勾起,在幾經探訪與友善大地楊崇貴的介紹下,終於有機會見到這位有機農夫。
關於李价斌
黝黑的臉龐,眉眼卻都帶著笑意,看起來有點憨厚,卻讓人感覺很有自己的想法,這是對於李价斌的初見印象。雖然冬天的風有點寒意,在有陽光的下午,李价斌隨意地搬了幾張椅子放在草坪上,開始了今日的採訪。
今年三十七歲的李价斌,跟有機的結緣,源自於十二年前參加了農改場的有機栽培課程,當時他認為有機應該是未來農業的重要發展;過了兩年後,自己也當完兵了,想投入有機的領域,卻發現當時機制還不夠成熟,因此這樣的想法也只是放在心中,慢慢地又醞釀了三年,才正式認識志同道合的夥伴,開始了有機菱角的種植。
所謂志同道合的夥伴,是來自水雉鳥的復育計畫。由於高鐵開發案的關係,規畫路徑經過官田水雉鳥的棲息地,在環評單位的調查下,赫然發現原來水雉鳥的數量瀕臨絕種,而為了復育水雉鳥,有關單位便開始在官田尋找願意栽種有機菱角的農人,而正巧與李价斌的想法不謀而合,因此開啟他的有機農業之路。
誰說一定要灑農藥!
從以往的慣習農法轉換到有機農業的過程中,並不是李价斌自己說轉型就轉型,家中還有長輩的問題需要面對。他苦哈哈笑著說:「我爸一聽到要投入有機,他第一個想法就是:肯定種不起來。怎麼可能不灑農藥呢!」
臺灣很多農業都是美式農業,農藥與化學肥料成為農業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大量使用農藥跟肥料,只是為了要讓食物的量增加。李价斌在反覆思索後認為,不論是慣習農法或是有機農業,最大的差別就是產量結構的不同罷了。「農業本來就是很自然的,這些農物的果實、種子,原本的用意是要繁衍下一代,並不是給人吃的,所以無論用什麼樣的方式去種植,這些農作物一定會活,所以沒有一定要噴灑農藥的絕對性。」
李价斌將這樣的觀念實際地運用到有機農業中,化解了自己對於有機農業產量不如慣習農法的心態與窘境,而面對其他農人擔心的目光,他反而選擇一而再、再而三地去述說,傳遞觀念:「菱角的出現,又不是這一百年才有的農作物。像這種幾千年的東西,以前沒有農藥,都可以生存這麼久了。又不是因為有農藥,才有菱角,是有作物了之後,才有農藥。」
你要買未來,還是買現在?
「農業如果不改變,下一代會更慘。」李价斌語重心長表示,「從事有機農業的人,除了要面對產量不如慣習農法外,最重要還是該怎麼讓消費者接受有機農業的概念。」
對於有機農夫來說,想要讓自己活下來又可以有一點利潤,那就需要改變消費者。雖然有機這個概念已經逐漸廣泛而被認識,但是要改變消費者的消費行為,並不非一蹴可及的。
在對口的消費者身上,李价斌發現來向他購買有機農作物的人,早期以醫生居多,由此可見醫生對於有機的認同與觀念較為健全。雖然有機的食物較貴,但是換個觀念來思考,花錢的消費者是寧願把錢給有機農夫賺呢?還是寧願以後給醫生賺呢?為自己的健康把關,從生活小細節可以做起。
跟著李价斌走一趟水菱有機農場,他指著其中一小區的泥田,說:「你們知道那是什麼嗎?」我們搖搖頭,只見泥田裡頭沒什麼水,但是黑色的泥土糊稠糊稠的,看起來只要一踩進去,雙腳就很難拔出來。
「這是荸薺。有機的喔!」只見他迅速往土裡頭一挖,馬上有一顆小小圓尖出現在他的手上。一般人大概只覺得這是一區荒廢的泥田吧,誰也沒想到這除了菱角之外,還有荸薺。
那一天下午,風雖然很大,可是李价斌的笑容,伴隨著一顆顆挖起的荸薺,越笑越燦爛,很難忘記在這位農夫的臉上,那樣真誠滿足的笑意,感染了每一位在場的人。
記者 蘇茵慧/採訪、攝影 陳彗星
延伸閱讀:
接案採訪作品:微笑菱距離
類型:政府專案、行銷網站
採訪接案、品牌廣告文案或客製企劃,
諮詢或預約請來信:[email protected],亦可使用走在採訪的路上詢問。
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