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很想找機會來檔案管理局參觀,但苦於工作忙碌,找不到適合時間前往,剛好朋友才參觀完檔案局近期開展的「奇蹟之島:1970-1980從開發到保育 臺灣重要建設檔案特展」,聽他講了許多展覽的內容,得知這次展出是臺灣1970-1980年代5項關鍵的建設工程,忍不住勾起我的好奇心,到底這5項建設鋪陳出那些臺灣的奇蹟故事?趁這次北上工作之餘,決定利用時間參觀,一探究竟。
這次「奇蹟之島」展覽在行政院新莊聯合辦公大樓北棟1樓舉辦,搭著桃捷、步行約5分鐘就可以抵達,比我想像中還要便利。一到展覽場區,先拿份巧思十足的導覽簡介,可以摺成有趣的桌上擺飾。文末也有線上導覽簡介的出處,請記得看到最後!
進到展區,可充分感覺策展團隊的巧思,包括模擬早期像素電玩的闖關遊戲、門型起重機、榮工安全帽等,而我很喜歡中間展區以檔案藍晒圖方式,印製在大面透明的壓克力上,讓人忍不住就沉浸在展區裡。
展區是以1970-1980年代中的5個建設檔案為主,分別是:「開發東部 打造北迴鐵路黃金路線」、「潮汐工法 關渡大橋的傲人絕技」、「過港隧道 高雄港擴建計畫關鍵」、「思考保育 新中橫公路的難題」及「萬獸齊FUN 臺北市立動物園為什麼搬家」等5大單元。
因為我現在工作是房地產記者,因此只要看到「建設」兩字,就不自覺會被吸引,加上過去臺灣文學的求學背景,當工作與所學結合在一起,讓我對這個展覽更充滿好奇。
這次在參展過程中,剛好聽到策展人幫其他團體導覽,我也跟著在旁一起偷聽,發現這些乍看是文字記錄的檔案,在策展人生動講解中,對這5項建設有更深切的理解。
在北迴鐵路的單元中,策展人提到,政府為了讓東部的交通更為便利,決定開發北迴鐵路,但當時經費不足,所以臺鐵只好賣地籌錢,把臺北車站前跟臺中車站前的商業區土地,為了北迴鐵路開發而賣掉。
聽到這裡我馬上聯想到,這跟我們現在房地產行業常常接觸的「土地標售」一樣嘛!如果是在現代,可能只能以設定地上權的方式標出,將最精華的土地保留在政府手裡。
也是這個展覽,我才知道原來關渡大橋是透過大自然潮汐的力量而建造,而且因為漲潮有時間限制,所以必須在40分鐘內把1400根螺絲鎖緊,這特殊工法受過國際關注,更驚呼人與自然配合的巧妙!這個應該要列入國高中生必考的臺灣題!
對了!從檔案資料中發現,關渡大橋在設計之前,曾經有過15種形式橋梁的比圖,現場展出了2種設計圖,大家不妨到場瞧瞧,看你最喜歡哪一種。
至於高雄人都知道的過港隧道,是採用沉埋管法,經過講解後才發現比我想像中還複雜與困難,當時我們已經具備純熟技術,還曾經參與國際標案。
附帶一提,我好喜歡展覽設計上的巧思,配合沉埋管法,還特別打造出過港隧道的意象作為展示空間。
也是在這個年代,臺灣對於保育的觀念開始萌芽,源於新中橫公路的開發。當時政府面臨玉里居民開發需求與玉山生態保護的困境,終於啟動第一次環評,也因此而積極籌設玉山國家公園,守護了玉山生態。在當時的年代是相當難得的,且極具意義!
展覽最後,來到生活中我們都熟知的木柵動物園,配合著「快樂天堂」這首歌曲,心情也跟大象鼻子一樣的昂揚。聽媽媽說過,為了把動物從圓山移送到木柵,臺北街頭就像在辦熱鬧的嘉年華。
有意思的是,當時明明還沒解嚴喔,居然可以為了動物園搬家而集會遊行,真是太不可思議了!
當然展覽中不只是透露嘉年華的歡樂,還有木柵動物園的教育與保育意義,特別是我們還有全球唯一穿山甲館,保育繁殖成果受國際認可。
我在展示中也看到貓熊的照片,想起之前到香港海洋公園採訪動物行為訓練師吳乃江,他曾受邀來木柵開過工作坊,印象最深刻是他說,必須要更深入去為動物著想,站在動物的高度去思考,動物們需要的是什麼?不只是身體生理上的健康,還要思考到動物心理上的愉快。
透過展覽裡的5個單元,可以看見臺灣在1970至1980年代間轉變,從鐵路開發、工法及技術進步、運用自然力量、導入環境保育到對動物平等對待的覺醒,每一樁事件都朝著進步與尊重努力。
如果看不過癮,展場內特別設置沉浸劇場,帶我們體驗其他建設背後有許多人默默辛苦與奮鬥,這支影片也讓我知道,檔案局正在林口興建我國首座國家檔案館,將蒐藏更多重要的檔案。
奇蹟,對更多人來說是不可思議,但在一份份檔案解密後,我認為所謂奇蹟,來自於前人的努力與相信,無論是對大自然的抗衡到和諧共處,因為堅持所以才有現在的奇蹟之島。
展覽資訊│「奇蹟之島」的誕生:解密臺灣建設背後的故事
展期:即日起~2025/5/29
時間:週一至週五09:00~17:00(放假日休)
地點: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展覽廳
沒空到現場看展覽的朋友也不要失望,檔案局將於12月底前會在自家的「檔案時光盒」網站中,推出本次展覽的線上環景,到時大家可以在家,慢慢細細地線上走訪這次的臺灣建設奇蹟之旅!
廣告
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