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網球教練蘇百瑞人物專訪是我最常在採訪教學課時,拿出來討論的案例;另一則案例則是採訪詩人蕭蕭的文稿。這兩位都是親近的長輩,一位是叔叔、一位是大學導師兼研究計畫的老闆。採訪親近或熟悉的人總是有些彆扭(?)就像是最熟悉的陌生人,是的!在我採訪教學課中我是這樣稱呼的,因為看似很熟,但要進入更專業訪談的領域,有時就得把自己抽離,需要更客觀去理解,而我也是透過這次採訪,才真正知道我叔叔這幾年來的成績。
網球教練蘇百瑞 培育網球新苗 紮根鳳山
原本在新北新莊民安國小擔任網球教練的蘇百瑞,帶出網球好手李家姊弟妹(李亞軒、李冠毅、李亞芯)3人,還有白雅妘、白傑明姊弟檔,都是國手級人選,他從選手幼年一路指導,替選手奠定良好基礎。6年前,蘇百瑞有感於父母老邁,決定回到家鄉,與好友戴吉鋐選定高雄鳳山,與鳳甲國中合作,租借場地,成立「鳳山網球中心」,培育基層網球人才,帶出侯醇謙等人的優異成績,也讓該區網球風氣逐漸興盛。
在鳳甲國中的網球場邊,8名國中、國小生分成前後兩排,有男、有女,每人採側身姿勢,一腳在前、一腳在後,身體下壓、雙腳微蹲;他們前手舉起,後手緊握著球拍,臉上神情堅定,雙眼緊盯對網,好似對手就在不遠處。
「準備揮拍!」教練蘇百瑞一聲令下,只見學生握拍的手往後拉抬,運用腰部及腳掌的力度改變重心,眾人動作靜止於空中。蘇百瑞走近學生旁,鷹眼般銳利地找出學生動作不確實之處,一一指點、精準調教,叮嚀他們記得當下的動作及位置,力求基礎動作之紮實。
這是網球教練蘇百瑞的日常,從3歲到15、16歲的學生,都能夠溝通指導,找到最適合學生的練習方式,做好上球場前的所有準備。若說選手未來能登上更大的舞台發光發亮,從小陪伴指導的啟蒙教練,絕對下足了功夫。
網球看重眼手腳協調性,是運動也是培養孩子一輩子的興趣
「鳳甲國中的校長丁文祺、主任陳一中協助推廣網球運動不遺餘力,給予我們很大的支持,他們強調孩子不只體育要好,學業要達水準,更看重孩子的規矩。無論幾歲的孩子來到這裡學習網球,標準就是這樣。」蘇百瑞緩緩說著,「大家對網球的印象,就是高級球類,好像很難親近,網球相較碰撞類的球類,其實更安全,並且極為重視眼、手、腳的協調性,對於培養學生的專注力更有幫助。」
網球對蘇百瑞,就像人生道路上的一扇窗,學生時代雖打過軟網,退伍後他投入一般職場工作,擔任過採購、開過早餐店和飲料店;因緣際會,考取硬網教練執照,跟在李春秋教練身邊學習,成功帶出好幾位國手級選手,讓他發現自己對網球教育的熱情,更能體會從小開始學運動,帶來的不只是身強體健,更是能成為一輩子相伴的興趣。
人生的比賽是超越自己 不是超越對方
仔細觀察他與學生的相處,少了上對下的命令,更多的是趣味互動。當學生在練習遭遇瓶頸,他不只是教練,更像是學生的朋友,還要成為家長與孩子間溝通的橋樑。
蘇百瑞分享,「適度的壓力是好的,但有時爸媽太心急,會給孩子太大壓力,反而成為上場時的阻礙;通常我會跟學生說,這一場或許在分數上打輸了,但我們可以想一想,是不是比上一場更進步?是不是有其他優勢,可以繼續保持下去?」
能帶出厲害的國手固然值得驕傲,但能把每個孩子都帶好、帶穩,培養出自信心,是基層教練該做的。蘇百瑞建立選手正確的心態,陪伴學生挖掘自己最亮眼的特色,給予大量的鼓勵協助,這是他對自己教練生涯的期待,未來將持續執著在網球領域裡,堅守崗位帶出好選手。
採訪/蘇銳、攝影/Carter
延伸閱讀
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