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寫幕前

生活練習題│學會察言觀色,白目遠離我-心理諮商、職場溝通

2017-09-04

生活中,你常有這種感覺嗎?

我根本就是「好心被雷親 」的最佳代言人,跟同事或朋友說話時,明明沒什麼惡意,但常遭誤解成別的意思,後來有人還說我是「白目」。

天啊!我只是說話比較直、比較快,真的不是故意的啊!

練習題達人來救援

鄭皓仁/寬欣心理治療所院長、資深臨床心理師,擅長處理成人情緒困擾、人際困難等議題。

許皓宜/職場心理諮商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博士,現任教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長期研究心理動力治療、婚姻與家庭治療 ,著有《為何上班這麼累》。

 

為什麼人會「白目」?

人類之所以異於其他動物,主要在於人們 可以表達自己想法並且理解他人感受。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這就是「心智推論能力」(Theory of mind)。簡單來說,就是對於他人心智、想法和感受,自己內心能有一個推論,進而去理解對方,白話來說就是同理能力或換位思考能力。

鄭皓仁說,「白目」的人,這項能力有可能較弱,無法透過對方的語氣、表情,猜測對方的意思,或是常會理解錯誤、產生不合適的對應方式,被他人認為是「白目 」,而自己又不知道錯在哪。

許皓宜指出,職場上「白目」類型的人, 通常是不自覺的,是社會新鮮人、菜鳥最常被詬病的行為之一,這些人可能會太有自己想法,無法融入公司體制或不顧職場倫理,自覺是道德高尚、會說實話的人, 而引發衝突。

練習心法跟著做

方法1: 察言觀色、說話要「剎車」且盡量婉轉

人們腦中有鏡像神經元,可以透過觀察對方表情或行為,試圖在自己腦海中模擬重複並理解,從中感受對方當時的情緒, 讓自己可以產生和對方感同身受的反應。 心理師鄭皓仁指出,白目類型的人,有部分是因為在跟他人說話時,沒有認真觀察對方的表情,無法掌握對方臉上細微的情緒反應,導致鏡像神經元無法產生效應, 容易說錯話、表錯情或是無法適可而止。 最好的改善方式就是訓練自己在和他人說話時,不要閃避對方的眼神、要多花點心思在對方的表情上,觀察對方的情緒反應,感受對方在談論某件事情的情緒起伏 ,自己先「剎車」、不要急著發表想法、 反應可以婉轉、保守些,先蒐集足夠的線索去判斷對方對這件事的立場,再發表意見。

回應對方時,避免攻擊性或太過極端的語詞,像是「白癡」、「很好笑」過度強烈的話,選擇較中性的語言,例如「啊? 怎麼會這樣?」或「那怎麼辦才好?」用反問對方的方式,多了解一些對方情緒細節,蒐集更多意見,做為比較適當、不容易起衝突的回應

方法2:練習自己說話的語調跟表情

被說是「白目」的人,除了指「說的話 」,有時候也包含自己展現的「語氣」 跟「表情」惹怒別人。假使心法1所提出 的方式都練習,也如實做到了,但還是常常被說「白目」,那麼鄭皓仁建議, 可以先觀察他人在聊天討論時,彼此是怎麼互動的,透過正確的對應方式去學習語氣跟表情,接著透過鏡子練習,正視自己真正呈現出來的反應。

方法3:勇於認錯、招募真心話朋友

倘若真的無法蒐集太多對方的情緒線索 ,或是過度沉浸在自己世界,不小心說出 無厘頭或很突兀的話,中斷他人的討論, 面對這樣的狀況,鄭皓仁說,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勇敢認錯,不要打哈哈帶過。通常大家會比較願意原諒這樣的人,知道對方 並非惡意破壞,只是不小心犯錯罷了。

職場心理諮商師許皓宜則認為,一般人 常會把同事當朋友,不小心就會有「過熟 」行為,一旦進入職場後,應該要有同事 不等於朋友的認知,才能避免所謂的「裝熟」反應產生。 鄭皓仁也提醒,如果自己很愛給別人意見卻無法拿捏說話的準度,常常被說「白目、管很多、說話很煞風景」,通常是心法1的改善方式沒做好 ,沒有先觀察又煞車不及, 不小心就說錯話了;面對這樣的狀況,她建議不妨在生活中或職場裡找幾個會提醒自己的朋友、同事, 麻煩他們多提點自己哪裡說錯話。

記者蘇茵慧報導,原文見刊自由時報週末生活版2017.3.17

延伸閱讀:

生活練習題│控管情緒不遷怒,拯救壞脾氣-心理諮商、溝通表達

生活練習題│破除被「情緒勒索」,勇敢拒絕別人的壞情緒-心理諮商、溝通表達

生活練習題│均衡時間,不當「工作狂」-心理諮商、職場現象

生活練習題│自立自強,不當「媽寶」-心理諮商、溝通表達

    發表留言

    網站文章分類